为防止二次事故发生,事故发生后,当事人一定要撤到非机动车道等安全地带再协商解决;但发生交通事故后,撤离难以移动的,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灯,并在两边来车方向(高速公路150米外,非高速公路50米外)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示警距离,必要时迅速报警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,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,保护现场;造成人身伤亡的,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,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。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,应当标明位置。乘车人、过往车辆驾驶人、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。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,未造成人身伤亡,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,可以即行撤离现场,恢复交通,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;不即行撤离现场的,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。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,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,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,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防止二次交通事故的措施有以下:
1、将车辆熄火,以防车辆受到二次撞击而起火燃烧,同时为了节省燃油,避免发动机长时间怠速将燃油耗尽,在最终需要移车时无法启动;
2、熄火后,及时打开车辆双跳灯,提醒后车注意避让;
3、拉紧手刹、下车放置三角警示牌。白天在普通城市道路上应把警示牌立在车后50米的位置,在高速公路上则应放在车后150米左右的地方,夜晚放置距离还需要延长。
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处理
1、马上将启动的车停下来;
2、将三角警示牌按照规定摆放到正确的位置;
3、当出现受伤人员时,先观察伤者情况;
4、然后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;
5、及时报警并通知其他有关部门。
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五十二条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五十二条
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,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,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,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;难以移动的,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,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,必要时迅速报警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一、发生交通事故后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包括什么
1、发生交通事故后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包括:
(1)疏散人员;
(2)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;
(3)正确放置危险警告标志,提醒来往车辆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。
发生交通事故后,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,可即行撤离现场,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。不即行撤离现场的,必须保护好现场,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。
2、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七十条
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,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,保护现场;造成人身伤亡的,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,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。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,应当标明位置。乘车人、过往车辆驾驶人、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。
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,未造成人身伤亡,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,可以即行撤离现场,恢复交通,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;不即行撤离现场的,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。
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,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,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,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。
二、交通事故后的紧急处理措施有哪些
交通事故后的紧急处理措施有;
1、立即停车,停车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,切断电源,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,如果在夜间发生交通事故还需打开示宽灯和尾灯,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。
2、及时报案,当事人应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,打电话或委托过往车辆、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民警报案;
3、保护现场,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,包括其中的车辆、人员、牲畜、遗留的痕迹并确保散落物不被随意挪动位置;
4、抢救伤者或财物,确认受伤者的伤情后,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,尽最大努力救助,并设法送附近医院抢救治疗;
5、做好防火防爆措施,当事人首先应关掉车辆引擎,消除火灾隐患;
6、协助现场调查取证,当事人必须如实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陈述事发经过,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,应积极配合、协助警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;
7、投保机动车强制保险或商业保险的应及时报案。
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是什么,有哪些规定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